右旋糖酐40

药品首页

药品详情

右旋糖酐40

药物别名:低分子右旋糖酐、通脉、Dextranum-40、Low Molecular Dextran、Rheomacrodex

一级分类: 血液系统药物
二级分类: 血容量扩充药物
药物别名: 低分子右旋糖酐、通脉、Dextranum-40、Low Molecular Dextran、Rheomacrodex
药物剂型:
1.葡萄糖注射剂(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剂):10g(100ml),25g(250ml),15g(250ml),30g(500ml),50g(500ml),均含葡萄糖5%;2.氯化钠注射剂(低分子右旋糖酐氯化钠注射剂,均含氯化钠0.9%):6g(100ml),10g(100ml),15g(100ml),25g(250ml),30g(500ml),50g(500ml)。
药理作用: 本药为低分子量(4000),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,吸收血管外的水分以补充血容量,从而维持血压;能使已聚集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解聚,降低血液黏滞性,从而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流,防止休克后期的血管内凝血;能抑制凝血因子Ⅱ的激活,使凝血因子Ⅰ和凝血因子Ⅷ的活性降低,这和其抗血小板作用均可防止血栓形成。本药尚具渗透性利尿作用。10%的右旋糖酐-40溶液可产生略高于血浆蛋白的胶体渗透压,血浆扩容效果明显优于分子量更大的右旋糖酐(如右旋糖酐70),但由于本药在肾脏排泄迅速,因而其血浆扩容作用持续时间又短于分子量更大的右旋糖酐。
药动学: 本药在体内停留时间较短,半衰期约3h,静脉滴注后,立即开始从血流中消除。用药后1h经肾脏排出50%,24h排出70%。
适应证: 1.适用于失血、创伤、烧伤、中毒所致的休克,及早期预防因休克引起的播散性血管内凝血(弥散性血管内凝血)。2.用于体外循环以及代替部分血液。3.用于血栓性疾病,如脑血栓形成、心绞痛和心肌梗死、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(血栓闭塞性脉管炎)、视网膜动静脉血栓、皮肤缺血性溃疡等。4.用于肢体再植和血管外科手术,预防术后血栓形成,并改善血液循环,提高再植成功率。
禁忌证: 1.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。2.出血性疾病患者。
注意事项: 1.慎用:肝、肾脏疾病患者。2.本药不宜与双嘧达莫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K、维生素B12在同一溶液中混合使用。3.含盐右旋糖酐不能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(ACTH)、氢化可的松、琥珀酸钠等药物混合使用。4.首次使用本药时,其滴注速度宜慢,并且应严密观察5~10min,滴注过程中应注意调节电解质平衡,如发现有休克反应,必须立即停药。5.本药每天用量不应超过1500ml,否则易引起出血倾向和低蛋白血症。6.重度休克时,如大量输入本药,应同时给予一定量的全血以维持血液携氧功能,否则血液在短时间内过度稀释,会使携氧功能降低、组织供氧不足,并且影响血液凝固,出现低蛋白血症。7.输血患者在使用本药前应先检查血型或进行交叉配血实验,因本药能吸附在细胞表面,与红细胞形成假凝集,干扰血型鉴定。
不良反应: 1.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皮肤瘙痒、荨麻疹、红色丘疹等皮肤过敏反应,也可引起哮喘发作。极少发生过敏性休克,多在首次输入本药数滴至数毫升时出现胸闷、面色苍白、血压下降甚至休克,经及时抢救后一般能恢复。2.偶见发热。在多次用药或长期用药停药后,可出现周期性高热或持续性低热,少数尚可见淋巴结肿大、关节疼痛。3.用量过大可致出血,如鼻出血、齿龈出血、皮肤黏膜出血、创面渗血、血尿、经血增多等。
用法用量: 静脉滴注:1.一般用量,每次250~500ml,每天总量不超过20ml/kg,尤其在第一个24h内。2.用于抗休克时其滴注速度为20~40ml/min,在给药初期的15~30min内滴入500ml。3.对冠心病和脑血栓患者应缓慢滴注本药,疗程视病情而定,通常为每天或隔日1次,7~14次为1个疗程。
药物相应作用: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巴龙霉素合用,可增加后者的肾毒性。
专家点评: 本品具有扩充血容量和改善微循环的双重作用。但由于分子量较小,在体内停留时间较右旋糖酐-70短,易从尿中排出,因此扩充血容量的作用时间短暂(约3h左右),但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。能附着于红细胞、血小板表面,使已经聚集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解聚,降低血液黏滞性,从而改善微循环。
Copyrights 2005-2017 导医网 版权所有